湖南如何放大招唤醒“沉睡专利”?

2993次 2024-01-04

  2023年7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2023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推进交流活动上,湖南省围绕高校专利转化作典型发言,以高校输出端为重点的专利转化路径引发热议。

  自2021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湖南省专利出让超2.1万次,受让超2.5万次;专利许可1366次,被许可1358次。自2022年推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以来,发布专利2212件,达成开放许可160项,许可金额3657.61万元,其中高校占比八成。

  湖南专利转化为何能够在3年间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以高校为重点推动专利转化为何成效显著?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研。

  湖南推动高校专利转化有“大招”

  近年来,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持续增长。但是高校专利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等问题,专利转化实施率较低。

  高校是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供给侧。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出台的《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高校专利质量明显提升,专利运营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高校专利授权率和实施率达到世界一流高校水平。

  湖南推动高校专利转化有“大招”。记者了解到,湖南构建以高校知识产权中心为重点,以高校、园区、企业和服务机构四位一体转化为渠道,以质押融资为金融赋能手段的湖南专利转化模式,不断完善转化运营体系,增强服务匹配能力,加强供需对接,转化运用效益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价值不断显现。

  自2018年起,湖南开展高校知识产权试点建设,先后投入2150万元支持15所高校建设知识产权中心。5年来,全省15所试点高校通过许可、转让和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转化金额近50亿元。

  湖南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湖南在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中,又分批拨付专项资金2750万元支持23所发明专利拥有量在100件以上的高校开展高校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提升项目,全省高校专利转化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中南大学是湖南省首批建设知识产权中心的高校,也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之一。中南大学科技园及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伍晓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中南大学的重点工作,2000年3月,学校在全国率先推出“两个70%”政策(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时所获股份的70%,给予对无形资产形成起直接作用的科研人员;结余的科研经费入股科技型公司时,课题组成员持股70%),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机制,构建了“综合管理+战略研究+转化运营+信息服务”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中南模式”,组建了一支学科优势互补的专业化团队,打通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全链条,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据伍晓赞介绍,中南大学构建多方参与、分阶段的专利分级分类评价机制,促进专利与市场精准对接,2021年至今专利转化总金额近18亿元。

  湖南另一所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的湖南大学,则形成了“筛选培育—分析导航—融资谈判—落地转化”全流程服务体系,近4年来完成知识产权转化366件,转化运营金额达7.6亿元。其“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披露与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列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并得到了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的联合推广。

  湖南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飞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一项专利或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并实现产业化要经过很多困难和挑战。成果转化机制就是要解决大学老师有科研成果但缺资金、缺场地、缺市场、缺服务等问题,推动科研成果快速市场化、产业化。

  加强专利转化是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既唤醒了高校“沉睡”的专利,又解决了企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卡脖子”技术难题。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团队的电涡流消振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后,湖南大学将专利授权给相关公司使用。通过企业推广,电涡流阻尼器被应用到上海中心大厦、深圳世界之窗等诸多项目中。

  2023年4月,湖南科技大学、湘潭高新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海牛”团队三方共同出资成立湖南海牛地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湖南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一平台,“海牛”团队以26件专利作价1.2亿元入股,持股高达81.75%,湖南科技大学持股也超过14.28%。

  湖南成功唤醒“沉睡专利”秘诀是什么?

  推进专利转化正成为湖南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加强专利技术转化是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专利转化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2023年2月举办的湖南省专利转化对接会上,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钱俊君如是表示。

  采访中,湖南多位高校知识产权中心负责人向记者提及,高校创新成果转化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紧密相关。没有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牵头带领各高校建设知识产权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高校可能还在缓慢的知识产权转化进程中摸索,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高校专利转化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

  以长沙为例,该市早在2019年就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沙市促进驻长高校知识产权在长转化若干措施》,从激活转化动力、增强承接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15条举措,且每年安排经费1000万元,激励表彰知识产权转化成效突出的高校、创新团队和服务机构。

  据伍晓赞介绍,依托中南大学专利技术在湖南设立的公司达到500家以上,其中培育了博云新材、山河智能、红宇新材、赛诺生物、科创信息、赛恩斯环保等8家上市公司,以及继善高科、锐异资环等多家拟上市公司。

  高校专利转化要尊重市场规律,只有市场化运作才能催开高校专利转化之花。

  “专利转化其实就是一种市场行为。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形式进行现代企业模式管理,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机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中心负责人李广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广军所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油茶果采收专利技术许可金额达6000多万元,创下湖南省高校专利许可单笔签约金额最高纪录。

  湖南大学的专利转化同样也十分重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

  李飞龙坦言,近年来,湖南大学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知识产权转化相关办法,设立知识产权中心,按照市场化运营思维,真正让高校里的“精”专利变为市场上的“金”专利。

  湖南高校在专利转化方面勇于创新变革,很多理念走在了行业前面。伍晓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利不转化就是最大流失’是我们学校成果转化的理念。我们在转化过程中按照严谨的规则和程序做到尽职调查,学校对于专利转化面临的风险还是具有很大包容性,容错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李飞龙也认为,树立“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的损失”的理念至关重要,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优化政策制度体系等措施则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具体路径。

  此外,湖南也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了“土壤”。湖南制造业基础雄厚,具有丰富的产业人才资源;湖南是经济大省,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良好;湖南也是科教大省,高校数量众多、创新人才集聚,截至2023年6月15日,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37所,其中本科院校53所,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0件的本科院校达25所。

  “高校聚焦湖南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和航空航天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等,针对性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重大成果就地就近转化。”一位湖南高校相关负责人说。

  湖南高校专利转化面临哪些挑战?

  近年来,湖南在知识产权领域围绕“引才、用才、育才”工作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存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强等问题。

  首先,知识产权人才短缺是湖南诸多高校反映的一个共性问题。面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复合性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等特点,虽然近年来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加快推动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科研技术人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但仍缺少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涉外人才。

  据多位采访对象透露,目前,湖南很多高校的知识产权中心,专职从事专利转化的人员配备并不足,很多还是通过科研处等行政部门来兼职负责专利的管理工作。而从学校研究生中挑选好苗子,需要相当长培养时间,且培养出来以后这些人才也可能跳槽走了。

  走访调研中,多位湖南高校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要在社会上找到既懂科研又懂市场,兼具懂政策、法务、谈判、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知识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服务人才非常难。因为国内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型人才培养也刚刚起步。

  其次,对知识产权转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也制约了部分高校专利转化工作。湖南省各地知识产权工作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弱,高校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体量小,当地对知识产权转化工作重视力度不够,转化动力不足,这也导致当地开展知识产权转化运营困难。

  “虽然各高校有资源禀赋的问题,但是部分高校在专利转化意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知识产权背后的巨大价值。对专利转化问题的认知不到位,自然导致了对专利转化意愿低、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转化工作的专业性、转化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少科研人员重研发而轻转化,存在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现象。”

  走访中,部分高校知识产权转化负责人对于专利等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仍有顾虑。

  一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了心声:“高校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的目的是规范校企关系,将过去学校以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方式转变为通过资产经营公司持股经营的经济管理方式,可以通过作价入股的方式把专利转化做起来。但学校前期有两个教授通过专利入股企业遭遇失败,学校管理层对专利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是持观望态度,毕竟国有资产流失这是一个政策红线。”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湖南省高校专利转化率,实现高校创新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梳理盘活高校存量专利,做优增量,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进一步推广、支持高校建设知识产权中心,做好源头管理。构建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营的服务体系,畅通转化渠道,解决高校专利供给与企业技术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支持开展专利转化服务支撑项目,重点支持专利数据加工平台和运营交易平台建设。推动高校出台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分配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破解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制度性瓶颈。”

  责编:郭霁瑶

免费查询商标https://www1.epbiao.com/zt/sbcx17/

商标注册费用https://www1.epbiao.com/feiyong/

专利查询https://www1.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权登记https://www1.epbiao.com/banquan/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上一篇: 转让商标好在哪? 下一篇: 专利快讯:苹果 Vision Pro 头显新专利获批:使用偏振光改善眼球追踪;江苏6项成果入选国家首批专利导航优秀成果

知识产权公司

热门TAGS


专利产品国家专利申请驻马店商标注册实质审查苹果商标世界版权公约济南商标注册立体商标 查看全部

厦门一品微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www1.epbiao.com 闽ICP备12024801号

免费查询商标能否注册

————零时差对接国家商标局数据库————

  • 商标名称:
  •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