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产品陷猖獗假冒之风 海南打响琼中绿橙商标品牌保卫战
“水果商贩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她销售的是正宗‘琼中绿橙’,可我买回去吃了以后才发现味道很酸,根本就是贴牌的!”海口市民陈女士说。记者近日发现,类似于陈女士这样买到贴标“琼中绿橙”的市民不少。
作为海南省的名牌产品,“琼中绿橙”因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独特的气候环境而具备皮薄多汁、酸甜适度的特点,并在省内外广受好评,但近年来却在盛名之下引来很多“李鬼”,仿冒的手段更是林林总总,层出不穷。据了解,今年,琼中绿橙在11月7日才开始采摘上市,然而在此之前,海口已有不少水果摊位和网店销售起了所谓的琼中绿橙。
在海南打击假冒“琼中绿橙”的专项行动中,全省依法下架没收涉嫌侵权绿橙2137公斤,立案查处5宗,已下架淘宝网海南馆涉嫌侵权的网店30家,确认省外涉嫌侵权网店86家。
“创建一个知名的农业品牌难,但维护这个品牌更难。”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冒名顶替”不仅抹黑了品牌农产品的形象,削弱了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也让种植户和经营主体利益受损,政府、企业、协会、消费者应该联合起来,对各种盗用名牌的违法活动绳之以法,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自身利益。
贴上标签,“李鬼”价格翻近3倍
“一斤普通的绿橙,批发价不超过3元,但贴上‘琼中绿橙’的标签后每斤可超过8元,价格翻近3倍。”谈起前几年一直上演的琼中绿橙大肆假冒的疯狂场景,琼中华裕绿橙产销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连英周仍然记忆犹新。
10年前,连英周从河北老家来到琼中种植绿橙,2013年和当地村民联合成立了华裕绿橙产销专业合作社,今年挂果面积600亩,占到全县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多年来,外地橙假冒琼中绿橙销售的情况一直存在,但这两年尤其疯狂,很多投机分子为了谋取暴利选择铤而走险。”连英周说。
因此,为了维护琼中绿橙的品牌声誉,打响琼中绿橙商标品牌保卫战,10月14日,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了在全省范围内查处假冒琼中绿橙地理标志商标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工商部门要对辖区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对淘宝、京东等网店和微博、微信等平台涉及销售假冒琼中绿橙行为进行查处。
据了解,海口市工商局已于10月15日当天对海口64个农贸市场、65家水果专营店、11个旅游景点、68个特产店、8个车站码头等水果实体店进行检查。同时发现有上百家网店在未经商标持有人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琼中绿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销售。
“现在要求上市销售的琼中绿橙必须有‘两证一码’,即果园采摘证明、农技中心出具的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二维码,对不能提供证明销售琼中绿橙的商贩将进行立案查处。”连英周说。
知名农业品牌产品纷纷“中枪”
事实上,海南作为农业大省,福山咖啡、定安鹅、桥头地瓜、无核荔枝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享誉省内外,很多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要高出许多,但这些知名农业品牌产品无不被“冒名顶替”。
“我们生产的无籽蜜柚‘山口青柚’品牌从来不在市场上散装销售,全省只有3家特产超市指定销售,或者在网上专营店销售,可每年一上市,市场就冒出很多以次充好的产品。”提起频频“被假冒”的遭遇,“山口青柚”品牌创建者耿大林深感无奈。
耿大林告诉记者,“山口青柚”是澄迈无籽蜜柚的一个子品牌,利用马来西亚水晶青柚树苗与当地的苦柚嫁接而来,用的是自己研发的一种多功能有机饲料肥料,口感和品质是别人没办法假冒的,但一些假冒产品不仅严重损害了正宗山口青柚的品牌,也让购买者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无独有偶,海南知名品牌澄迈县“桥头地瓜”也屡次“中枪”,产品包装多次被其他商贩模仿,并且公然销售。
“这些其他品牌的地瓜包装盒和桥头地瓜几乎一模一样,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看根本辨别不出来,虽与桥头地瓜标价一样,可两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却千差万别。”谈及此事,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克表示无奈,由于是同一品种,外形十分相识,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真伪,加之一些生产商和经销商有意掺假,使得桥头地瓜的销售和发展不断遭遇重创。
此外,走访中记者发现,海南文昌鸡、加积鸭等海南多个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品牌,均被“李鬼”模仿冒充。
树立品牌保护机制
面对如此猖獗的假冒之风,各方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郭敏认为,这些农产品商户竞相仿冒,从侧面折射出了这些特色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而特色农产品频频被侵权或假冒主要源于三个因素:侵权者法制意识薄弱;商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有关部门的执法、司法环境仍有待改善。
“造假商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流动性;而消费者即便买到假冒品牌农产品,也只是自认倒霉,缺乏有效的维权手段。”郭敏表示,真假品牌的鉴别很复杂,品牌保护的机制问题也同样不简单,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协会、消费者联合起来,对各种盗用名牌的违法活动绳之以法,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自身利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此次琼中绿橙的品牌保卫工作中,针对消费者反映的琼中绿橙被假冒现象,在10月中旬,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已经借助多种媒介、多种途径,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
“信息公开还只是第一步,其意义多在于引导,还要予以回击,借助公安、工商、质检等多重力量,对‘李鬼’乱象进行合力整治。”业内分析认为,就品牌本身来说,应该想办法树立起自身产品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例如借助新技术完善农产品溯源系统,使消费者在购买终端查询到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农产品自身的品牌独特性越突出,不良商家也就越难恶意仿冒,品牌的形象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
一品标局http://www1.epbiao.com/ 提供专业的法律商标资讯,可登入查阅更多知识产权新闻
文章来源:中工网,版权属于原作者,侵删,谢谢!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便捷链接: 商标查询 商标注册 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海外商标注册 商标交易
本文来源:中国商标网 - 名牌产品陷猖獗假冒之风 海南打响琼中绿橙商标品牌保卫战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一品知识产权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